北京国京锐景泰蓝工艺品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
首页 > 京锐动态 > 行业文化
    随着对景泰蓝工艺研究的深入,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景泰蓝是自国外传来。
    一种说法:珐琅器工艺在国外早已成熟,是元蒙军队远征后传人。
    目前,学术界一些人认为,掐丝珐琅发明于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东地中海地区、伊朗、叙利亚或尼罗河流域,以古罗马的拜占庭 (即东罗马帝国)为中,盛于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初。当时,掐丝珐琅所用的金属胎以金为主,银,铜次之。作品多半用于十字架、圣体盒、圣餐杯等京教礼器上的小型皇家徽识,或基督教世界中的圣徙及个人用装饰品。这类作品曾大量外销,输出到世界各地,至今仍散见产各地的公私收藏中。
    那么 窑技术什么时候、通过什么途径传人我国的呢?公元13世纪下半叶,元代萦哥为人汁时( 1251~l295),他派遣忽必烈远征,经西藏后兵分三路,横跨欧亚大陆。史料记载,野蛮的征故造成7人员的极大伤亡和物质的严重破坏,军队每攻陷一个城市,都要进行一次残酷的屠杀。可是却有一条特别的法令:“惟匠得免。”俘虏中凡是有专业技术的工匠者不杀。这些匠人作为工奴则可以分于各营或押送后方,产制造各种物品,以补充连年远征消耗。忽必烈将征战中所获的工匠沿路带回中国境内,俘虏们在中国上地上从事自身所精通的各种行业。由于当时西亚、波斯、伊朗一带“掐丝珐琅”技术很发达,从事这行生产的工匠在战时当有不少被征人伍,被俘后发挥技术所长,给蒙古贵族制作供享受的专用品。而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,必然成为元蒙贵族的重要需求,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带来了烧造珐琅器的工艺甚至原料。需要指出的是,被俘虏的工匠只能听从主人摆布,而无蒙贵族从自身的喜好和民族传统习俗出发,其金属珐琅制品的造型、图案纹样风格,也多按照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制造。当然其中也难以避免带有阿拉伯地区的风格。经过若干年后,这种技术逐渐被我国工匠所掌握,再生产出来的制品也就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风格和情调了。因此有理由认为,西亚、波斯、阿拉伯地区的金属珐琅技术很可能于此时被引进到中国了。
    另一中说法,从词语中窥见景泰蓝是从国外传人。
    景泰蓝在中国的称谓颇多,而一般又以称作“珐琅”者为众。按照常见的将产地名称用来称呼出产物的习惯,有的专家学者对与珐报谐音的地名作过一番探究。一是据清人《陶说》记载,珐琅又称“发郎”、“佛郎”、“发蓝”, 实为“拂秣”。拂秣国,据《汉书》、《唐书》记载,即是大秦,亦即东罗马 (拜占庭)帝国的称谓。公元4世纪,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,继承了古罗马和古埃及的艺术,其中包括后来很盛
行的金属珐琅工艺制品,创造出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拜占庭艺术风格。其思想内容主要是宣扬帝王和基督教神学。在中世纪,这种艺术风格在阿拉伯地区得到继承和发展,乃至对欧洲一些国家亦产生了巨大影响。12世纪,两河流域烧造的有铭文的铜胎掐丝珐琅盘,盘面描绘亚历山大大帝驾御天马升天的故事,就是这种继承和发展的典型例证。
    中国在唐代时称东罗马帝国为“拂秣”。珐琅工艺技术传人中国后,中国人就用东罗马帝国——“拂秣”的国名作为这一技术的名称了。所谓发郎、佛郎、发蓝、珐琅等,都是从“拂秣”音的转译,或是对“拂秣”名词的讹音而来的。
    还有的认为珐琅为大食 (鬼国)所产。大食是唐代以后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。《格古要论》中还提到一种“佛郎嵌”, 亦即珐琅嵌之转音,将佛郎嵌简称为佛郎、发郎、珐琅。
    刊行于明崇桢元年门的小说《拍案惊奇》卷之一中,叙述客商做买卖时,写道:“众人到了一个波斯胡大店中坐完……这主人是个波斯国里人,姓个古怪姓,是玛瑙的玛字,叫名玛宝哈……波斯胡住得中华久了,衣帽言动都与中华不大分别,只是剃眉剪须,深目高鼻,有些古怪。”“主人家手执着一副法浪菊花盘盏……”文中提到的“法浪菊花盘盏”, 即珐琅菊花盘盏。将珐琅称作“法浪”,这是当年对珐琅名词的讹音。
    再有的认为珐琅其语源出自对“法兰西”的误读。如《古玩指南》第二十一章中述:“明之景泰蓝即珐琅也,惟制法略有不同,且亦无此名称,在西洋亦另有专名。珐琅之称,自中国康熙始也,盖康熙之时,西洋输入钟表器物常嵌有洋瓷画片极为精美玲珑,在当时并不知其原质即与景泰蓝同,故仿制之时取料西洋,而彼时西洋输入之美术品多数来自法兰西,当时不知其名,只知来自法兰西,法兰西当时译为法郎,故凡御敕及一般称谓,均谓为珐琅,从此遂名之为珐琅。”
    从以上三点分析,西亚的“掐丝珐琅”、阿拉伯的“大食窑”可能就是我国明代景泰蓝的前身。
——参考《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》

上一篇:国宝艺术品,千年传奇,谁与争锋?

下一篇:国宝艺术品景泰蓝收藏前景(2)_收藏的走势是否乐观